我以为我会暴富,但是我没有……

在网络营销行业里混了十几年,暴富的有,挣扎着活下来的有,改行的也有。每个阶段都有人暴富,但是那不是我,我的生意很平稳,十几年没有换过,但是也没有暴富。

疫情来了,卖蜂蜜的一天出几吨货。

嗯,发财了。


其实蜂蜜的润肺作用并不是很突出,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。但是疫情当前,没有办法的时候人们什么都愿意去尝试。

有时候我们和暴富之间只差一缕东风。

但是东风在哪里,不知道。

也不知道,但是也知道。

暴富的那些点真的无迹可寻么,也不完全是。

虽然我对于疫情心有惶惶焉,但是我仍然会保持对于zf的信任。怎么说呢,现在所呈现出来的一切理由,都不足以支撑为什么会如此突然的放开。但是我仍然信任它,因为从改革开放到现在,这个机构尚未在方向决策上出过重大失误,有问题的基本都是低层权利的寻租。

我更愿意相信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,让他们也无法解释,所以……所以我相信2023年的某一天疫情会结束,也许不是某一天,也许是某一段时间这件事会慢慢平缓,或者出现药品可以抑制。


所以这个时候,营销人应该做的,是整装待发。

消费会不会出现报复性特征我不知道。但是2023年的消费应该会放在马斯洛的最基层——衣食住行。其实这么说还是有点太大了,没有住行什么事。房子车子仍然是我不太看好的方面,但是穿衣吃饭应该会重点关注。

疫情教会了人们存款,教会了人们谋求生存。石家庄现在丙球蛋白炒到了2200一只,之前我记得是300上下,一个老人需要四五十只,如果那么正常价格也需要一万五两万,自费,现在就需要十来万。那些没有这个钱的人,会不会因为钱放弃老人的生命……我想肯定有吧。一分钱难倒英雄汉,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。当我们看过,甚至于经历过之后。我们必然更多倾向于存钱,存,但是不花。所以大额消费会被推迟,其中首当其冲的应当是房子。

不买房可以租住,尤其是在石家庄这个地方,房价一万二,租金两万(民居,二环内,大概价格,一年单位),70年产权租金140w,然而100平的房子要购买也得120w,如果算上贷款,连着贷款一共要付出大约200w,——买房妥妥的是有钱人的游戏,其他人租房也挺好。留下的钱,给老人吧。没房可以租,爹妈可是就一个(嗯,一样一个,一个爹一个妈)。

存款指数在2023年上半年就在上升,当时被一些二傻子拿出来当做经济发展的指标,对此我只能说……呸!大家 能够感知到风险,所以才会存款。至于现在,对于风险的存在无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。


未来的一年疫情会慢慢淡去,或者经历过两轮之后真的如卫健委说的那样,病毒传不动了。那么经济的复苏,首先必然会落在与人们生存息息相关的刚需领域,注意刚需……我之前就写过稿子说房子不属于刚需,没有房子不会死,顶多会娶不上媳妇。但是没有药就不一定了。所以我们囤药,和封城之前屯菜是一样的。我承认这个行为不理智,但是从微观层面看可以理解,也合理。所以健康最重要,所有和健康相关的产业会成为2023年的重点。

无可厚非。

所以作为一个见天和人聊房价的博主,在这里对于房价,尤其是石家庄 的房价插一嘴。起不来,放心吧。

如果要插第二嘴的话,有两个线索可以给大家,不关注房子的跳过:

1.关于利率调整,以及房价调整。在这个年底似乎成为了主流。去年利率一掉再掉,上升的时候却哆哆嗦嗦不敢多动。房价也是一样,掉的时候大张旗鼓,涨价的时候虽然也广而告之,但是涨价幅度实在太没有“诚意”。你们还记得御景半岛当年一顿饭就涨了几千的情景么,现在有些楼盘,比如鳜鱼汀兰……好像是这个小区,涨价3.5%也哆哆嗦嗦。至于利率,3.8一阵子,然后狼嚎鬼叫的上升到4.1,前几天打电话 给银行朋友,对方说,有风声说还要降……


2.关于2023年的预期。政策方面仍然支持地产,所以政策层面新房涨价,起码不会掉,这个之前分析过了。二手房横盘必跌。说几个线索,这个稿子里面不多说。当中介都会地产保持悲观的时候你们觉得未来会如何?他们可是会因为丁点大一个屁事欢呼雀跃庆祝地产春天到来的人。当楼盘会在年底促销,就连万科也都在悄咪咪降价的时候,你们觉得明年会涨价么?如果某地产企业经济不太好,他想要年底报表好看一点,那应该是12月初甚至于更早就开始打折,但是财务报表按照年走,一月还在坚持打折就引人深思了。尤其是万科这种不缺钱的公司,他们要是年底打折,那说明他们对明年也没信心。

房产话题到此结束,继续说我们2023年的报复性经济发展。

根本落脚点就是生存,什么东西刚需,什么东西在这一年就会被追捧。

所谓的刚需,就是和健康和 生存密切相关的,当然房地产里也有刚需,比如结婚比如上学……其他都是浮云。

至于明年的实体经济……谁知道呢。再封控 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,应该是很小了,只要不封控,刚需产业仍然会蓬勃发展。但是注意,刚需,并不包括奶茶店,如果一个店只卖奶茶,那还是风险满满。奶茶店这一类加盟店的存在风险在之前的稿子里聊过,自己去翻,它的问题并不是疫情,而是加盟本身……就是个骗局。